首页 > 疾病指南 > 生活疾病 > 你会和梅毒患者握手吗?了解五条梅毒传播途径

你会和梅毒患者握手吗?了解五条梅毒传播途径

来源:母爱亲子网    阅读: 2.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你会和梅毒患者握手吗?了解五条梅毒传播途径

梅毒(Syphilis)是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梅毒的病原体是苍白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是一种对人有严重致病性的螺旋体,能侵犯任何器官,产生各种症状。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类,因此梅毒是唯一的感染源。其传染途径,后天性梅毒主要通过性交传染,少数可以通过吻传染,也有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而致病的。无法治疗的梅毒患者,感染后一年内,其传染性最大,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感染4年后,通过性接触一般没有感染性,但仍能传染胎儿。

梅毒的5种传播途径介绍

梅毒的传播途径分为

1、血源性传播

梅毒的病程较长,梅毒螺旋体可在患者血液中潜伏一段时间。特别是潜伏期梅毒患者,体内感染病原体,但无临床表现,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输入提供的血液和血液产品,可以使血液患者感染梅毒。

二、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梅毒患者使用的东西,如患者的衣服、被子、物品、用品、工具、厕所、浴巾等,可能会被患者的分泌物污染,感染梅毒苍白的螺旋体。与梅毒患者密切生活的健康人,轻微的伤口接触有病原菌的东西时,容易感染梅毒。

三、胎盘感染

孕妇感染梅毒时,孕期可通过胎盘感染梅毒。长春平安泌尿科邵主任介绍,孕妇患梅毒,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梅毒苍白螺旋体可通过胎盘血液循环传染给胎儿,使胎儿感染梅毒。胎盘感染主要发生在孕妇早期梅毒时。

四、性接触传播

临床上有90%以上的梅毒是通过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而传染的。性接触的方式包括性生活、热吻和皮肤接触。人体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薄,血管丰富,性生活时处于极度充血状态,性生活摩擦可造成细微损伤,为梅毒苍白螺旋体的入侵创造条件。

五、产道传播

胎儿通过感染梅毒的产道时,产道部位的梅毒苍白螺旋体感染胎儿,新生儿感染梅毒发病。

和梅毒患者握手也有很多人问同样的问题吗?和梅毒患者握手会感染梅毒吗?握手不会传染梅毒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梅毒握手传播的可能性并不为人所知。所以,不要担心梅毒,也不要忽视梅毒病的治疗。

一起来看看这个例子吧!住院时检测出性病三种常规梅毒。他的恋人很快就做了检查,发现了同样的病,连家里一岁半的婴儿都不能幸免。据医生介绍,除了先天性感染、产道感染等因素外,孩子后天最有可能在与母亲的密切接触中感染,如亲吻(如果嘴唇里长了硬下痱子)、握手、拥抱和洗澡。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些生活常识

有时候会有人问,便后不洗手和患者握手会传染吗?梅毒是苍白螺旋体(也称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早期梅毒最具传染性。梅毒的疹子除了生殖器外,也有在手指、嘴唇、眼睑内生长的。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这个。

一期梅毒的创伤面含有很多梅毒螺旋体,如果患者的皮疹长在手上,与人握手,可能会传染给他人。梅毒螺旋体可以从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手有小的损伤,所以和梅毒患者握手容易中手。即使皮疹不长在手上,梅毒患者小便不洗手握手也会麻烦。因此,梅毒的化验单上医生会标上危险的字样,以防检验人员职业传染。

据介绍,梅毒螺旋体大量存在于皮肤黏膜损害表面,也见于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从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后,数小时即侵入附近淋巴结,在2~3日经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大约经3周的潜伏期,在入侵部位发生初疮,这是一期梅毒。此后机体产生抗体,螺旋体大部分被杀死,硬下疳自然消失,进入无症状的潜伏期,此即一期潜伏梅毒。6个月到2年内复发者称为二期复发梅毒。那么,梅毒的症状是什么呢?梅毒既不疼也不痒,出疹子也能治好,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一所大学的研究生献血时检测出梅毒,她说遭遇强暴,之后没有去医院检查治疗,感染梅毒自己也不知道,检查时已经发展成二期。据调查,男性一期梅毒与女性有关,女性中招的概率达到60%~70%,即使使使用避孕套也有30%的失败率。我们的女性建议随时预防。

让我们来看看小常识。如果脚底和手掌出现环状、铜红疹,本人和配偶有不洁的接触史,可以怀疑梅毒。临床表明,一期梅毒疹不用药物自己也可以,不痛不痒,但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梅毒早期、足量、正规按计划完成疗程,性伴侣必须同时治疗的治疗前和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进行治疗后跟踪。如果早期梅毒患者及时进行足够的治疗,可以根治30%,下疥疮恢复率可以达到100%。三期梅毒出现骨、关节、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伤,越来越差。因此,建议患者不断接受治疗。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