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疾病指南 > 生活疾病 >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来源:母爱亲子网    阅读: 2.2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人格障碍的现象学整体特点

人格障碍的形成与心理分析

人格障碍是心理功能的缺失,主体缺乏对冲动的自我管理能力,表现出情感和行为的不自觉和失控状态,临床表现为情感和意志行为的异常。因此,人格障碍者很少有自我意识到的心理冲突(有些是绝对的,与神经障碍患者相比),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冲突。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咨询丛中

人格伤残诊断,要求年龄在18岁以上。

人格及其障碍的形成

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在幼年心理发展阶段,特别是出生后6个月到18个月到36个月之间,或者出生后半到1岁半到3岁之间,即马勒所说的分离-社会化阶段。在此期间,母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宝宝心理功能的形成。

先回顾一下共生期的特点。婴儿出生后的1~6个月是共生期。这个时候妈妈和宝宝在身体接触上和心理上是融为一体的,妈妈可以给宝宝很好的照顾,让宝宝体验到幸福感和无所不能的感觉。

再看“分离-个体化”阶段

6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心理功能的发展,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与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宝宝原本的什么都感觉不到受到打击,出现了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也就是说,离开母亲,自己就活不下去了。此时,婴儿心中出现了对分离的恐惧感,即分离不安,伴随着分离-社会化的心理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孩子能继续得到母亲的良好照顾,他会继续内化母亲的良好形象,在心中形成好母亲的客体形象。现实母亲暂时离开的时候,孩子用心中的好母亲的表象支撑着自己的弱小感无能感,淡化了分离引起的恐怖感。所以,好妈妈是孩子内心的安全岛。孩子像飞机,好母亲像航母,飞机从航母起飞,无论飞多远,只要飞行员知道航母的存在,心就会平静下来。

好妈妈的特点:

1、积极关注而不是忽视孩子。主动注视孩子,对孩子作出各种表情动作来呵护孩子。

2、接受孩子的一切,对孩子的一切变化和行为保持敏感,立即作出反应。孩子笑的时候,妈妈也马上笑了。孩子哭闹的时候,妈妈也皱着眉头,用关心的眼光看着孩子,心里想着:刚喂完奶,怎么还哭呢?哦,一定是尿,很痛苦去检查尿布,换尿布。

3、好妈妈前后一致、始终如一地爱她的孩子,而不是忽冷忽热地变化无常。好妈妈的前后一致性,让婴儿获得确定感,安全感。让孩子有自信、自尊心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

4、对孩子有共鸣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如果孩子要拧着身子从妈妈的怀抱里下来去玩“玩具”或去找小朋友玩耍,妈妈会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放开孩子去玩耍,而不是抱住不放,剥夺孩子自主决定、独立成长的机会。

(闲话:心理治疗中,好的治疗师应该具备以上“好妈妈”的基本特征。)

当然了,好妈妈并不是寸步不离的,好妈妈偶尔也会短时间地离开孩子。好妈妈有时候也偶尔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是忽视孩子。此时,孩子在心中产生痛苦的体验,这些痛苦的体验也是母亲造成的,孩子简单地认为,除了好母亲能给自己带来幸福之外,还有坏母亲能给自己带来痛苦的感觉。对应好妈妈的是好孩子,对应坏妈妈的是坏孩子。

在分离-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如何应对分离不安?

一、消极应对(本能反应、无力行为)导致心理功能不足,出现病态人格。特别是在母爱中断的情况下,孩子就会在内心虚幻地构筑一个“绝对理想化”的“好妈妈”和“好孩子”,同时也绝对化地在内心虚构出极端的“坏妈妈”和“坏孩子”的形象,这突出表现为“割裂”的心理状态。此外,依恋、控制、自信、自尊心、对他人的基本信任、自我行为控制的不同表现,构成了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

具体分析如下。

1、继续保持弱小感,加强对母亲的依恋。如果母子关系停滞在这里,长大后也不能离开母亲,继续留在母亲的怀抱中,享受母亲带来的幸福和幸福,就会表现为依赖型人格。此时,主体有弱小感,但缺乏对弱小感的抵抗,缺乏抵抗和独立的内在要求和自信,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幸福和价值感。

2、在分离不安的同时,由于害怕失去依恋对象,过度控制依恋对象(一般是母亲),憎恨母亲的同时(特别是被母亲拒绝的时候),过度控制自己。这种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而导致的过度控制,就最终表现为“强迫型人格”。其内心的主要情感是“恐惧感”或“不安全感”及对此感受的反抗。

3、如果“好妈妈”与“坏妈妈”不能被后续的母爱所整合,在婴儿的内心继续保持隔裂(splitting),并保持到成年,就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这时,不仅好母亲和坏母亲被切断,孩子内心的自己也被切断了。他自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分裂。边缘型人格,防御机制的主要特征是切断,其心中最突出的感情是弱小感和对弱小感的抵抗。

4、如果坏妈妈占主导地位,孩子很难建立对他人的基本信任,确信他人基本上是坏的,孩子和他人交往时会出现人际不安全感,总是防止他人,自己总是受到他人的暗算

5、如果孩子受到母亲的忽视,甚至敌意的对待,孩子就会受到别人的关注,承认别人的敌意,孩子会积极地用敌意和暴力对待别人,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

6、如果孩子没有得到好母亲的充分照顾,他觉得自己不可爱,继续幻想回到共生期的幸福感,继续接受和照顾母亲,孩子怀疑自己是否是好孩子,婴儿想成为可爱的好孩子这时,表现为希望别人给予无限的赞美,通过别人的赞美,不断证明自己有多可爱。这就会表现为“自恋型人格”。

7、如果孩子在共生阶段没有感受到幸福感和什么都感觉不到,孩子的心就是冷酷的心灵世界,他不想依恋别人,也不想和别人交往。因此,表现出冷漠、孤独、偏僻等特征,这就是分裂样本人格。

8、如果小时候没有得到妈妈足够的关注、接受,宝宝的各种要求总是被妈妈否认或拒绝,那么他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怀疑自己是否会受到别人的青睐,开始讨好别人,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接受。在社交场合,有希望的表现更加优秀,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但由于内心缺乏自信和自尊心,在社交中有严重的紧张和不安,他最终对社交采取了回避行为。这种行为在大人身上持续存在,被称为不安(回避)型人格。

二、积极应对,形成正常人的心理功能

在分离-社会化阶段,假如宝宝能够持续得到妈妈的良好呵护,宝宝能够依靠他心中的好妈妈安全岛,越来越长时间的离开妈妈,越来越远的离开妈妈,培养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建立以自我能力和价值感为重心的积极乐观自我意识,对未知世界感兴趣,离开妈妈主动探索,充分享受自我独立和努力带来的幸福与快乐。

在好母亲的持续照顾下,婴儿心中对好母亲好孩子的幻想逐渐接近现实水平,接近现实,对母亲和自己没有过度不现实的要求。同时,他会逐渐认识到,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人,妈妈和我是两个不同的人,我必须尊重和接受这个不太完美、现实的妈妈,同时也可以把好自己和坏自己融为一体,最终接受这个不完美的自己。这样就完成了婴儿与母亲的分离,同时也完成了“好妈妈”与“坏妈妈”、“好孩子”与“坏孩子”的整合,表现出“自我尊重”的、同时能够做到“同等程度地尊重他人”的、“现实而积极”的人格特征。

特别说明

强调人格障碍的形成主要与3岁以内的母子关系有关,但

1、上述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并非完全两种方式。事实上,这两种方法通常是重叠并列地被孩子发挥和使用。因此,每个人心中都有消极的应对方法,特别是在后来遇到应激事件的打击时,这些消极的应对方法更有可能表现出来。

2、母婴关系不是导致人格障碍的唯一充分因素。虽然我们强调妈妈的重要性,但同时,同样的母婴关系不好,宝宝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心理发展方向,展现不同的人格特征。这是由宝宝的内在能动性决定的。

3、尽管婴儿心理发育的早期阶段,是后期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基础好,对后续的心理功能发展是有利的,但是,单有好的基础,并不能保证后续发展也一定是好的。建造大楼的话,基础不好的话,很难建造牢固的大楼,但是基础好的话就不能保证,后面的每一层都盖得好。

4、强调宝宝早期心理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这些心理功能在这些心理功能,也不意味着以后不能改变。许多心理功能在三岁后仍在继续发展和完善。在这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人格相对稳定的同时,也可以发生一些变化。例如,即使心理健康,在重大事件发生后,个性也会发生变化,即使小时候心理发育不好,心理功能不足,在之后的成长中也能不断补充。这是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的基础。

5、人格障碍按人格中最突出的特征划分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人格障碍只有某种心理特征,没有其他人格特征。或者,人格障碍的分类是相对的,人为的,类型之间有交叉的(人格类型的共存和人格障碍类型的共存)。

6、精神分析对人格障碍的治疗和干预,其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是成为患者的好母亲,即治疗师是访客内化的客体,访客在治疗师制作的模拟好母亲的治疗状况下,再次成长。当然,这个过程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这也就是精神分析疗法(包括神经症病人的人格完善)为什么需要很长疗程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在人格障碍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要严格设定患者重新内化的好母亲客体,同时要严格设定治疗师和来访者的界线,调动患者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发挥来访者自我管理的能动性。如果访客人格障碍太严重,完全没有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只能对他进行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支持疗法,或者只能进行行行为指导式的心理治疗。因此,精神分析治疗只能帮助比较轻的人格障碍患者。

7、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是后来的“客体关系理论”等,都对人格障碍的形成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大家可以去详细阅读这些文献资料。在这里,我个人应用所学精神分析理论对各种人格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描述,是一种探讨性质的,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得出了最终的结论,因此欢迎大家对此展开讨论,对上述观点予以批评指正。

妇科疾病
男科疾病
孕期疾病
儿童疾病
生活疾病
男人健康
女性健康
用药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