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指南 > 育儿指南 > 心理:幼儿害羞的两个原因

心理:幼儿害羞的两个原因

来源:母爱亲子网    阅读: 5.5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目前,心理学界总结了幼儿害羞的原因,

心理:幼儿害羞的两个原因

A身心因素

有些孩子出生后,比其他同龄孩子害羞,这样的幼儿从小就容易恐惧抑制,可能与遗传有关。然而,一些学者认为这是间接和非决定性的因素。也有因为身体有障碍和缺陷而害羞的幼儿。例如,外观明显不同,器官功能有障碍(听觉、视觉等),这样的孩子很敏感,容易害羞。另外,幼儿缺乏安全感,必然会失去自信。因此,参加社交活动(例如在别人家做客)对他们来说是相当可怕的事情,结果自己被同龄的伙伴孤立了。更由于对社交活动害怕,失去练习社交技巧的机会,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越来越缺乏来自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变得更加害羞。

B家庭因素

过度处罚容易造成孩子害羞。尤其是在别人面前进行训斥与羞辱,让孩子为犯错误而羞愧难当的做法会将幼儿打击得害羞、不敢见人。家长的偏见也会造成幼儿害羞,因为家长的偏见是在告诉孩子,即使是他们的亲人也会站在对立的立场对他们做负面评价,结果使孩子误认为整个生活的规则就是一个由别人来评价他们的好坏的过程,因而变得更敏感、甚至恐惧评判他们的人。父母自己害羞沉默的话,孩子也有害羞沉默的倾向,特别是在遗传和体质方面有害羞的倾向,生活在害羞的氛围中的时候,容易让孩子害羞。父母本身在社交方面缺乏积极的指导,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剥夺和限制孩子接触他人的机会,结果加剧了孩子的害羞。儿童大胆、自主、开朗、活泼个性的塑造,与幼年时期对外界环境的信任度、安全感和适应性的高低有直接关系。上例中叶子的女儿在婴儿时期表现出害怕接触外人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接触陌生人。这是父母陪同的一次生两次熟训练,不是孩子真正独立面对陌生情况。因为这种接触仍然是被动的,孩子虽然可以面对生人,但不愿意离开父母独自与他人相处。

孩子学走路时,从抱到走路的过程,表面只是行为上的变化,但这是从依赖到独立的心理过渡。处理不当会导致儿童安全感和信赖度的下降。叶子的女儿站不住的时候,其实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心理上的怀疑。这时,从爬到走的感觉统一支配和心理双重缓和,需要大人的鼓励和支持,但叶子采用的把女儿带进房间关门的强硬态度和方式,使原本胆小的孩子更加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安全感,反而失去了孩子的心理支持。这种胆怯、退让、无奈、观望、被动的情绪,被带到幼儿时期的同伴交往中,只能让孩子更害羞。家长极端、草率地进行防务培训,完全误导孩子了解外界视角。友好的握手被内化为怀疑和敌意,引起了孩子的警戒、敌对、安全感和信赖感的各种不良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用封闭、防御面对外在的一切,性格特别内向,交流不好,容易患社交恐惧症。不及时指导的话,长大后容易把自己关在小天地天地里,一个人去,孤独无聊,容易引起顽固的性格。

胆小的孩子背后一定有暴力的监护人。家庭环境和家长自身的修养、态度和方式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只有适度地爱孩子,有要求,有爱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心、自信的性格、自立、自制等积极的感情。孩子达不到父母期待的要求时,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反省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适,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父母要以平常的心情陪伴孩子快乐地度过成长中的每一天。

小编插话

害羞的行为,西方哲学家、艺术家认为是美德,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沉默是金钱、祸从口出等观念,一般人不认为害羞是问题,相反认为是好行为,害羞经常被监护人认为是因此,提醒父母,如果孩子太害羞,影响他的正常生活,他们必须咨询心理专家,积极帮助孩子纠正。

备孕
怀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