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指南 > 两性知识 > 产后母亲注意到产褥感染的结果很严重

产后母亲注意到产褥感染的结果很严重

来源:母爱亲子网    阅读: 1.4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产褥感染是女性在产后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对女性的危害性也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和调理。

产后母亲注意到产褥感染的结果很严重

产褥感染危害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分娩时由于会阴部损伤或手术产而招致感染,表现为局部灼热、疼痛、下坠,脓性分泌物刺激激尿道口出现尿痛、尿频。伤口感染,缝线陷入肿胀组织,针孔流脓。阴道和宫颈感染表现为粘膜充血、溃疡、脓性分泌物增多,将来阴道粘连或闭锁。向深处蔓延时,可传播到子宫旁边的组织,引起骨盆结缔组织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病原体侵入胎盘剥离面,扩散到脱膜后称为子宫内膜炎。感染侵入子宫肌层,被称为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伴有子宫肌炎。重者出现寒战热,头痛、心率快、白细胞增多,下腹部压痛轻重不同,恶露也不一定多,容易误诊。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病原体沿子宫旁淋巴或血行达子宫旁组织,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形成炎性块,波及输卵管系膜、管壁。如果侵入整个骨盆,成冻结骨盆。淋病双球菌沿生殖道粘膜上行感染,达到输卵管和骨盆腹腔,形成脓肿后,高热不退。

4、急性盆腔腹膜炎和弥漫性腹膜炎:炎症继续发展,扩散到子宫浆膜,形成骨盆腹膜炎,然后发展成弥漫性腹膜炎,出现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时下腹明显压痛、跳跃痛等全身中毒症状。产妇腹壁松弛,腹肌紧张不明显。腹膜面炎性渗出、纤维素复盖引起肠粘连,直肠子宫凹陷形成局限性脓肿,脓肿影响肠管和膀胱时腹泻,内急后排尿困难。急性期治疗不完全发展成慢性骨盘炎不育。

5、血栓性静脉炎:类杆菌和厌氧链球菌是常见的病原菌。在血流瘀滞或静脉壁损伤的基础上,细菌分泌肝素酶分解肝素,促进凝血。子宫壁胎盘附着面感染上述细菌时引起盆腔血栓性静脉炎。卵巢静脉、子宫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和下腔静脉,病变多为单侧性,患者多于产后1~2周,继子宫内膜炎之后发生寒战、高热、反复发作,持续数周,与骨盆结缔组织炎难以鉴别。

产褥感染治疗

1、一般治疗:半卧位将脓液流入陶氏室,限制。吃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水,补充维生素,纠正贫血,自来水解质紊乱。发热者以物理退热方法为主,高热者适当给予50~100mg双氯灭痛栓塞肛门退热,一般不使用安代比林退热,体温不上升。重症患者应多次输入新鲜血液、血浆、白蛋白,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2、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类或喹喏酮类抗生素等,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应用相应的有效抗生素。近年来由青霉素派生合成的广谱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其效率显著高于普通的青霉素。同时应注意需氧菌与厌氧菌以及耐药菌株的问题,可采用甲硝唑、替硝唑抗厌氧菌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克林霉素,克林霉素对厌氧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病情危重者可短期加入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身体应急能力。

(2)血栓性静脉炎的治疗:以前发生过血栓塞性疾病的女性,妊娠中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15%。因此,对于以往有血栓塞史,特别是容易栓塞的女性(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iii缺陷),妊娠期应给予肝素预防治疗,监视APTT。产后在抗感染的同时,加入肝素,维持4~7天。也可以加入活血化瘀中药和溶栓类药物。如化脓性血栓不断扩散,可结扎卵巢静脉、髂内静脉,或切开病灶静脉直接取出栓剂,严密观察血栓的发展变化,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孕期及产褥期合并静脉血栓,经精确诊断积极治疗,通常预后较好。

产褥感染护理

1、采用半卧或提升床头,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2、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包括生命体征、暴露的颜色、性状和气味、子宫复旧、腹部体征和会阴伤口。

3、保证产妇充分休息睡眠的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的充分液体摄影。

4、鼓励和帮助产妇做好会阴部护理,及时更换会阴垫,保持床单及衣物清洁,促进舒适。

5、正确执行医嘱,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维持血液有效浓度。配合做好脓肿引流术、 清宫术、后穹隆穿刺术的准备及护理。

6、对病人出现高热、疼痛、呕吐时按症状进行护理,解除或减轻病人的医学教育网搜 集整理不适。

7、操作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及无菌技术原则,避免院内感染。

8、做好心理护理,解答产妇及家人的疑问,让其了解产褥感染的症状、诊断和治疗的一般知识,减轻其焦虑。为宝宝提供良好的照顾,提供母婴接触的机会,减轻产妇的焦虑。鼓励产妇家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

9、做好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然后清洁会阴、会阴垫、会阴清洁,及时清洁和消毒会阴。指导饮食、休息、用药、定时复查等自我康复保健护理。

备孕
怀孕
分娩
月子
新生儿
0-1岁
1-3岁
3-6岁